【回顾】八成"非遗"无中文域名:遭抢注天价难赎
发布时间: 2010-05-26   文档来源: 市场报


  在我国公布的首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近八成没有进行中文域名注册。这些域名一旦被抢注,每一个赎买的价格都将是天价。

  现状之忧:“非遗”保护面临危机


  人民日报〈市场报〉(2006年7月5日)报道:整个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个热门名词。6月2日,我国公布了首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10日成为我国政府确定的第一个非物质遗产日。“活文物”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和关注。日前,记者在采访时得知,虽然各地都在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但在保护措施上则显得有些单薄,尤其在影响广泛的网络上,“非遗”的保护面临很大的漏洞和危机。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近八成未注册中文.cn域名,尚处于“待嫁”状态。这其中不仅包括广为人知的京西太平鼓、武当武术、泥塑、中医诊法、梨园戏等文化瑰宝,而且也涵括了傣族泼水节、蒙古族搏克、维吾尔族达瓦孜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这就意味着,我国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文域名注册上存在很大漏洞,他们都可能遇到“端午节”曾经遭遇的危机,名分岌岌可危。端午节前夕,一位互联网域名投资者以3万美元的价格将端午节网站的中文主域名“端午节.cn”从韩国人手中买回,并无偿送给了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市。此举引起了各方关注。人们意识到,“非遗”的保护范畴不仅体现在物质上,同时已经延伸到互联网中。当互联网也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时,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保护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一些风景名胜地保护意识较强,如“中国紫禁城.cn”的域名注册者就是故宫博物院。对此专家表示,中文.cn域名对于保护和宣传中华文化品牌具有明显优势,如果传统文化不能融入人们现代生活,最终只能“活”在博物馆里。而互联网是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现代生活的最好形态,新兴的网络传播也将成为“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途径。


  危机之巨:遭遇抢注天价难赎


  尽管民俗学家把中文.cn域名称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但各地在保护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个窗口。有近八成的“非遗”未注册中文.cn域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可是这样的“疏忽”却潜藏着很大的经济危机。


  目前,维护一个域名每年的费用也不过280元,这个数字相比于域名的作用和赎回的价格来说,实在是微乎其微的。网络专家表示,如果这八成的“非遗”域名被抢注,那么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算。因为每一个域名再想赎买回来都可能是天价,那这400多个域名的“炒价”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中文是互联网上的第二大语言,全球已经有超过1.3亿的网民使用中文上网,中文域名的使用人数和影响力都在日益扩大。互联网域名专家表示,中文.CN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地址,具有独一无二和不可再生性,一旦被注册,其他人就无法拥有同样的中文域名了。这一特点,注定了中文.CN被视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因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注册量呈现日益上升的态势,优秀的中文.CN资源必然越来越少。高价值的中文.cn资源最丰富的时段是在应用开发的前期,可以说当前正是挖掘中文.cn这座“富矿”的最佳时机,等到域名资源趋向枯竭的时候,再行注册保护的难度和代价无疑将大大增加。


  记者得知,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中文.CN已经到了大规模应用的“燃点”,而今年微软首演IE7.0支持中文.CN,无疑会助推应用“燃点”,中文上网时代的日益临近,注册、应用中文.CN正逢其时。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cn的缺失尤其引人关注。域名专家称,缺失中文.cn带来的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文化层面的遗憾。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缺少了中文.cn域名,等于失掉了网络品牌保护的最佳载体。


  保护之惑:开发利用无法可依


  记者在“非遗”的网站上看到这样一段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此,民俗专家表示,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成长,中国需要在软实力上进一步增强,以在国际竞争中有更大的话语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中文.cn域名形式,在互联网上焕发新的生命力,无疑是中国加强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存在六大问题。首先,“非遗”的理论研究跟不上抢救保护的形势,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很多学者往往缺乏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研究,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陷于孤立。其次,一些地区“非遗”的开发工作比保护工作更快,很多名录都已经出售给企业家,被冠名和大肆宣传,而在开发过程中很多保护工作也都没有落到实处。很多人看到了文化遗产的经济效应,而忽视保护遗产的文化效应。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是学术工程,而不应是政绩工程。在保护的过程中应大力研究文化遗产的内在深层含义,避免功利化。第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应以多个领域为切入点共同发展。第五,有些地区把整体的文化现象分割成多个小部分,多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这样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化分解和破坏。最后,民俗文化中有些与民间信仰有关,有的专家学者容易将其与封建主义、民族主义等相联系产生误解,而使这些遗产在保护工作中被忽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曾有人提出可以借鉴知识产权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明德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知识产权制度的角度来说,对民间文学和传统知识予以保护,最大的障碍就在于,它们是集体创作或创造,属于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的人民所共有,从一开始就处于公有领域之中。因此,民间文学和传统知识就很难与现代的保护私权的知识产权制度联系起来。李明德认为,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强调保护的多,对开发利用还不够重视。他指出,当前的立法更多地强调了保存,而重点不是开发利用,但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纠纷说明,其中潜藏的商业利益也会被人利用。“保存和利用应当并重。不仅中国政府,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的认同度也有待提高。”李明德说,中国应当加紧在这方面的立法工作。(记者 杨曼)


发表评论
 
 
京ICP备05065668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05号
Copyright 2010-2014 CNIPR.com ©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