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发布时间: 2010-05-23   文档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网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2个项目,包括中国的3个项目。由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多项目打包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正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由这种技艺所构建的建筑及空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审美意向,凝结了古代科技智慧,展现了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这种营造技艺体系延承七千年,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

  香山帮是吴文化的产物,历史上曾涌现过不少大师,如塑圣杨惠之、蒯祥和姚承祖等。蒯祥主持明皇宫三大殿、天安门和王府六部衙署的营造,发明创造了“金刚腿”,被宪宗皇帝誉为“蒯鲁班”。姚承祖的传世之作有现存怡园的藕香榭、灵岩山寺的大雄宝殿、香雪海的梅花亭,他最大的成就是撰成《营造法原》,这部记述香山帮传统技法的专著被国人誉为“中国苏派建筑的宝典”。

  香山帮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建筑流派,到明清时期达于鼎盛。北京故宫、天安门和苏州园林等举世闻名、精美绝伦的建筑均是以蒯祥、姚承祖等为杰出代表的苏州香山帮匠人所造,香山帮凭借这些建筑作品在中华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香山帮建筑的特点是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细、布局机巧。20世纪以降,由于西方建筑文化的渗透,香山帮逐渐衰落,近几年来虽恢复了一些生机,但仍未摆脱濒危的困境,匠人收入低、劳作苦,传统营造技艺后继乏人,亟待采取措施予以保护,才能确保其传承有序。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点击查看




 相关推荐:
非遗展卖能否多开些“专场”?
端午节
雕版印刷
剪纸
书法、篆刻
朝鲜族农乐舞

 
京ICP备05065668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05号
Copyright 2010-2014 CNIPR.com ©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