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中国专利奖:为创新领航 为发展添彩
发布时间:2017-12-12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

  ——近6年145项中国专利金奖及中国外观设计金奖新增利润1621亿元

  “我们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专利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外,而且推动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正如第十八届中国专利金奖项目“噻二唑类金属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人之一、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农化工)总工程师戴金贵所言,中国专利金奖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推动着企业的自主创新热情,也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带动效应。近日,当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关于评选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的通知》时,引发了创新主体、发明人及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国专利奖集质量和效益于一身,体现了专利的价值,发挥了为创新领航、为发展添彩的作用,备受关注应在情理之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破解难题树立航标 

  “自主创新并不容易,近十几年来,农药领域产生了3项中国专利金奖,新农化工拥有其中的2项,获奖专利的技术研发包含了更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戴金贵表示,此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项目,是新农化工自主研发的噻唑类有机锌杀菌剂,整个研发团队耗费6年多时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获得成功,可谓是历尽艰辛、来之不易。其具有活性高、杀菌谱广、安全低毒等特点,有助于防治水稻、果树、蔬菜等50多种作物的细菌性病害,在多项指标上优于进口产品。

  以优秀的获奖专利赢得良好发展的,不只是新农化工,多年来的获奖专利几乎都是为企业、实体乃至经济社会带来良好效益的“福星”。

  “中国专利奖对这些积极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在促进创新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给予表彰,既是对其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全社会自主创新的激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优化评选突出导向 

  “中国专利金奖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评选并颁奖,是专利领域由我国政府颁发的最高奖项。中国专利奖历经18届的沉淀和积累,对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专利结构,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专利奖自1989年设立以来,积极适应我国自主创新发展需要,自2010年起,中国专利奖评选工作由原来的两年一届调整为每年一届,并增设了“中国外观设计金奖”。

  面对创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事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中国专利奖评选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在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评奖体系更加完善,评选程序更科学。新修订的《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更加强调评选过程的科学性,扩大了社会的参与面,可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知识产权工作管理机构、地方知识产权局、有关全国性行业协会,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推荐;工作导向更明确,突出了专利的质量导向,更加注重专利的技术先进性,强调专利运用的实际效益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评选工作中,首次允许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择优推荐参评项目;首次规定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地区或本部门范围内公示拟推荐项目;设省政府专利奖的地区知识产权局可在分配名额基础上再增加1个至2个推荐项目。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的推荐方式与以往相比作了较大调整,各省(区、市)知识产权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管理机构、各有关全国性行业协会可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等。

  适应改革开放需要,鼓励开展自主创新,一直是中国专利奖的重要导向。“十二五”以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知识产权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达52.6万件,首次跻身世界第一;2016年,中国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33.9万件,比2011年翻了一番还多,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截至2016年底,有3463件中国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的近6年,6届中国专利奖中有145件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及中国外观设计金奖,新增利润1621亿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专利奖的公信力、权威性、代表性和影响力日益增强。以中国专利奖为导向,鼓励创业创新蓬勃开展,催生更多优质适用专利,对我国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李顺德认为。(赵建国)




(责任编辑:张铄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