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知识产权日—女性参与创新创造

陶华碧 打造老干妈传奇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8-04-13

  因其独特的风味,“老干妈”成了很多家庭的必备调味酱料。很多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的华人,宁愿在超市花高价购买,也要尝一下家乡的味道。不仅如此,老干妈辣酱同样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老干妈”还多次上了国外社交媒体的热搜。

  1947年1月,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山村的陶华碧,是老干妈品牌及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虽未读过书,但在她的领导下,公司账目清晰,每年纳税数亿元,连续多年稳坐贵州当地“第一纳税大户”交椅。多年来,“老干妈”从不打广告、不贷款、不融资,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将辣酱卖到了全世界。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家“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专门用来拌凉粉,结果生意十分兴隆。陶华碧的米豆腐很实惠,价低量足,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陶华碧也喜欢和学生聊天,并且旁敲侧击地了解哪些家庭真正困难,掌握“资料”后,凡是穷学生所欠的饭钱,她全给销账。其中一位贫困生对陶华碧非常感激,叫她“干妈”,每次隔着老远就大喊“干妈”。久而久之,附近的店主和学生们都称呼陶华碧为“老干妈”。他们这一叫,就为后来享誉全国的品牌定了名。1996年7月,陶华碧借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品牌名字就叫“老干妈”。

  没念过书的陶华碧是怎么办厂的?一般来说,食品企业的流程细分下来有3项:产品、材料、经销。陶华碧用“土办法”分别搞定了这3项。以材料为例,捣麻椒、切辣椒是件苦差事,切起来眼泪横流,别人不愿意做,陶华碧就亲自上阵。很长一段时间内,“老板”陶华碧都是工厂里第一“生产能手”。

  陶华碧大字不识,但并不妨碍她“听着”管理。她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惊人,别人转播的发言稿,她听两遍基本能背得差不离。她不懂财务报表,财务人员念了之后,她很快就能算出大概的进出,以及哪些地方可能存在问题。在“一念一听”间,老干妈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此建立,其员工制度也非常简单,无外乎是一些“不能偷懒”的句子,与其说是制度,不如说是教诲。

  在很多人看来,陶华碧是个很温和,却又很严厉的人。她靠辣酱的口味和品质起家,因此把这两点看得比什么都重。陶华碧在原材料和品质把控上相当严苛,给公司供货的大户,谁都不敢大意,因为只要出一次错,以后就没法和老干妈打交道了。为了保证货源,老干妈搭建了一条“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链,绝大部分原料来源于老干妈的自产基地。

  自1997年以来,假冒“老干妈”的产品不断出现,造假地遍及多个省份。为此,陶华碧派出一批又一批打假人员,甚至她自己也披挂上阵。为了找到证据,“半夜三更,雨下得好大也要出去侦查”。

  正是出于对品质的坚守,“老干妈”每天能卖出超过150万瓶辣酱,“LaoGanMa”还卖到了世界各地。如今,“老干妈”已经成了贵州仅次于茅台的知名品牌。



(责任编辑:王雪)

主办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中国知识产权网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09007110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