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运用

专利运用如火如荼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2018-04-26

  无论是企业转型,产业升级还是经济提质增效,都需要通过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唤醒“沉睡”的、有价值的专利。近年来,从加快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建设到促进高校专利转化运用,从推广专利权质押融资到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我国专利运用工作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利正在加速转化为市场价值,专利价值被切实发挥出来。

  运营平台各具特色

  在知识产权链条中,创造是源头,保护是核心,运用是目的,管理是关键。为了进一步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产,加速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提高知识产权运用综合效益,自2014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以市场化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确立了在北京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在西安、珠海建设两大特色试点平台,并通过股权投资重点扶持2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进而示范带动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1+2+20+N”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以股权投资方式扶持10个省份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引导10个省份设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支持4个省份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有效促进了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产业发展、金融资本融合,初步形成了“平台+机构+资本+产业”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各类要素不断聚集,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日趋活跃,为专利的转移转化、收购托管、交易流转、质押融资等提供支撑。

  按照总体规划和要求,各运营平台根据自身定位不同,在服务方式及内容方面也有所差别、各具特色。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知识产权大数据,依托互联网整合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创新资源和服务资源,建立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评价体系,逐渐健全知识产权服务诚信信息管理及信用评价制度,采取了线上和线下同步运行的方式。作为两大特色平台之一,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新(横琴)试点平台(下称七弦琴平台)也在紧锣密鼓推进相关工作。七弦琴平台从2014年12月项目启动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发展,于2017年6月19日正式上线。目前,平台注册会员数已逾10万人,在售的各类知识产权资产5000余件,同时近百个品牌联营合作伙伴已正式入驻平台开设店铺,为广大企业提供专利申请、无效、诉讼、知识产权运营、导航分析等服务。

  高校转化“钱”景广阔

  2017年5月,同济大学与润坤(上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技术专利转移协议》,将该校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占山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装置”6件发明专利进行转让,合同金额共计3800万元。其中85%的收益约3230万元归科研团队,用于支持该校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及对教师和学生的奖励。

  同济大学的例子不是个案。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机构积极打造专利转化运用这把开启创新和市场宝库的“金钥匙”,使得科研人员实施专利转化运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各高校纷纷响应,因地制宜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道路:西南交通大学出台了《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创造性地提出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中南大学出台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出资入股流程暂行规定》《技术成果股权及权益分配规定》等制度,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浙江大学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在打通转化关键环节上进行有益尝试;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对接市场的技术折价入股通道,以知识产权增资方式实现规范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地方各项政策措施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出台或修订,“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高校正成为创新的枢纽,在四通八达的“路网”上纵横捭阖,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创新能源。

  “专利转化是高校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需要高校、企业、金融、政府四方合力。四方联动,才能更好地让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活水喷涌而出,为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成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海波表示。

  质押融资盘活“知”本

  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适应银行业激烈竞争需要而开展的一项工作。自2008年12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成效显著。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搭建集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广专利权质押等知识产权融资模式。2017年8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更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体系。2017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抓紧落实专利质押融资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下,各地纷纷制定出台了促进专利质押融资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经费投入,通过贴息、购买中介服务、担保补贴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动了专利质押融资工作的快速发展。全国有26个省份以试点示范为依托,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资本化新模式,统筹开展辖区内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开发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专利质押融资产品,如北京“智融宝”、江苏“苏科贷”、四川“天府知来贷”等。

  专利导航指明航向

  专利导航是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把专利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引导和支撑产业科学发展的探索性工作。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始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有效运用专利制度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5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已经进入建设的关键期。

  围绕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发布一系列政策指导文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新兴战略产业、面向部分重点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先后批复设立17个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37个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115个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出台《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引导地方大力开展专利导航项目,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与布局;批复设立3个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不断加强专利导航理论、实务研究和人才培养。各地在做好选定产业领域专利导航的同时,还开展了高价值专利培育、关键技术专利布局以及知识产权运营人才培养等试点工作,形成了区域特色。例如,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并在省级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中明确实施专利导航的要求;山东省东营市2016年设立专利导航专项,安排面向企业的专利微导航项目15项;浙江省向企业推广专利导航企业创新研发的方法和思路。

  2017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面向高校、企业和区域,批复设立了首批3家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在高校层面,由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济南大学共同承担了首个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高校)研究和推广中心建设工作;在地方层面,由重庆摩托车(汽车)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承担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重庆)研究和推广中心建设工作;在企业层面,由华智数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担首个国家专利导航项目(企业)研究和推广中心建设工作。这一工作将为全面深化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加强专利导航理论和实务研究、推动专利导航项目推广与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有效衔接等方面提供基础支撑。

  “总体来看,专利导航的理念目前已经深入人心,在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推动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进一步深化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努力取得新突破,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添薪加火。(记者:陈婕)



(责任编辑:王雪)

主办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中国知识产权网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09007110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