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
通师一附:创新润“小苗” 知识伴成长
发布时间:2019-05-0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哇,机器人!”“看,它还会自己转弯呢!”“这是怎么做到的?”日前,在江苏省南通市的一个社区活动室里,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下称通师一附)四年级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观看活动室里陈列的各种各样的小齿轮、机器零件和一个个已经组装好的机器人。随后,在志愿者的耐心讲解下,他们发挥着自己的动手能力,尝试拼装各种有趣的机械模型。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在做中玩,玩中学,使他们学会主动探索,锻炼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师一附知识产权教育负责人管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通师一附以课程改革为切入口,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知识产权意识,构建和完善了“立体、科学、体验”的活力特色课程体系,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列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通师一附入选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搭建创新平台
  各种可爱的卡通人物造型、具有立体感的杯子、精致的校徽模型……在通师一附STEM教育云中心的3D打印社团,展台上一件件精美别致的3D打印作品吸引了许多学生前来观看。
  “3D打印社团是我们学校创立的特色校本课程——‘和爱乐园’社团中的一个,其他还包括比特创客、LED制作、科技创新、智能机器人等。这个社团通过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设计建模,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管凝告诉记者,除“和爱乐园”社团外,通师一附的知识产权教育特色校本课程还包括由该校老师自己编写、绘制插图的阅读绘本——《四时读书乐》,通过让学生阅读其中的科普类文章,激发孩子们进行创新性思考并写下阅读体验。
  据介绍,通师一附开设了创新教育“和润课堂”,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在大胆的猜想、假设中,动手实验进行验证、探索。同时,为提高学生的个人及团队创新意识与能力,通师一附在每年举行的“智慧节”活动期间会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创新成果展板,并分年级开展读一本科技书、写一篇读后感、作一篇科幻画或科技报、做一个小实验、制一件小作品、搞一个小发明、看一部科幻片、发一篇新闻稿或宣扬科技的书法作品等活动。
  “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活动为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科学知识的积累、创新思维的培养、艺术创作技法到创新能力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创新教育的平台,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管凝表示。
  收获教育硕果
  “在电影院、商场等公共场所,我观察到人们上下电梯必须用手去按楼层及开关门按钮。而人的手指上有较多细菌或病菌,这样很容易形成交叉感染。”通师一附的学生江奕宸向记者回忆了自己发明防感染电梯红外线按钮开关的详细经过,“有了这样的思考之后,我就向老师请教,自己反复动手实验,将电梯按钮盒体、红外线感应开关与隔板组合,最终设计出了这款结构简单、清洁卫生、可预防疾病传染的按钮开关,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通过开展知识产权教育,通师一附涌现出了很多像江奕宸这样善于思考、不断进行创新实践的学生。他们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创新教育平台,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发明创造的同时积极提交专利申请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据了解,在国家、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海陆空航模、“智能杯”“勤巧杯”“小巧手”等各级各类比赛中,通师一附的教师、学生们的创新发明均获得了多项大奖。截至目前,通师一附师生共拥有诸如“带便签纸的笔”“有主人信息的语音钥匙盒”等2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将影响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抓紧对他们进行知识产权教育。”管凝表示,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兴趣,让知识产权产权意识在学生的脑海里深深扎根,使这些“小苗”在创新教育的滋润下逐渐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材的“参天大树”。(实习记者:熊花平)


(责任编辑:王雪)

主办单位: | CNIPR团队设计制作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