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ge

复兴时期

1967年

美国电影协会成立。

彭尼·贝克尔拍摄了《蒙特里流行乐》(美国)。这是摇滚乐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部。该片以开阔的外景把一系列著名的大众流行音乐的演出搬上了银幕。

1968年

美国电影联合会(MPPA)以影片分级制度取代了以往电影界用以自律的规则。

库布里克拍摄了《2001年漫游太空》(英国)。这部具有重要影响并对电影的特技做出贡献的影片,对人类难以确定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971年

澳大利亚电影发展公司--后更名为“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创立。

1975年 胡金拴导演的武侠片《侠女》(中国台湾)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综合技术大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戛纳电影节获奖。 1977年 卢卡斯拍摄了《星球大战》(美国)。这部塑造英雄人物的太空幻想片取得了好莱坞票房史上最大的成功,并使科幻片得到了复兴。

复兴时期

中国第一部遮幅式宽银幕故事片是1977年拍的《青春》,李云官、王炼编剧,谢晋导演。

1979年

欧文•克什纳尔拍摄了《帝国反击战》(美国)。这部《星球大战》的续集片在出色的特技和动作场面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浪漫的层面。

1981年

西米诺拍摄了《天堂之门》(美国)。这部投资3600万美元的史 诗性影片在评论和票房方面双双失利,它导致了好莱坞的制片 公司开始考虑限制投资的规模。

复兴时期

1982年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摄了《ET星人》(美国)。影片讲述了一 个被来自外层空间的飞船遗留在地球上的小外星人的故事,创 下了全球最高的票房纪录。

1984年

好莱坞自70年代以来逐年降低产量的趋势在继续。

1985年

罗伯特•泽米基斯拍摄了《回到未来》(美国)。这部表现超时空旅行的科幻喜剧片使故事和文化色彩又重新回到科幻片来。

澳大利亚报业大王鲁璃特·默多克买下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黑泽明拍摄了《乱》(日本)。这部"东方莎士比亚"的作品成为日本电影史上的巨作之一。

1986年

电视业巨头泰德·特纳买下了米高梅·联美影片公司,随即又将其"分解"转卖绘其他公司,自己只留下了拥有4500部影片的片库,并决定把那些经典的黑白片染色后在电视中播放。

西班牙电影科学和艺术学院成立,导演路易斯·加西亚·贝尔兰加任名誉主席,导演何塞·玛丽姬·冈萨雷斯任院长。

自80年代美国开始进入"盒式录像机时代"以来,录像带发行的影片收入迅速增长,已开始超过影院放映收入。

苏联开始了电影改革。

复兴时期

1988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新的欧洲电影发行办公室,以促进欧洲电\影事业的发展,与美国电影抗衡。

日本索尼公司吞并了美国八大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罗伯特·赞米基斯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美国)以真人与卡 通人物天衣无缝的配合创下了电影技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并使"兔子罗杰"这一形象风靡世界。

张艺谋导演的《红高梁》(中国)在西柏林电影节获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这一级别的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它印证了人们关于亚洲电影将在80年代掘起的预言。

1989年

在80年代的繁荣、特别最近5年收人的持续增长之后,美国电影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50.3亿美元),并占据了大部分世界电影市场。

侯孝贤拍摄了《悲情城市》(中国)。影片动人地展示了社会政权的檀递中一个家族的命运和社会心态,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1990年

日本松下集团通过买下美国音乐公司(MCA)将其属下的环球影片公司拥为己有。

让一吕克·格达尔拍摄了《新浪潮》(法国)。这部影片有着比新浪潮电影更加复杂和前卫式的风格。

复兴时期

1991年

加里·特鲁兹德尔与柯克·怀斯导演了《美人与野兽》(美 国)。这是迪斯尼公司生产的第30部正片长度的卡通故事片, 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动画电影。

1993年

美国电影继80年代后又创下新的票房纪录,年收入达52.4亿美元。

创立于1912年的日本日活电影公司宣布破产。

斯皮尔伯格拍摄了《辛德勒名单》(美国)。这部黑白影片描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遭受迫害和他们的救助者的故事,使 他第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斯皮尔伯格拍摄了《诛罗纪公园》(美国)。这部超级科幻恐怖 片创造出惊人的史前动物恐龙的形象,并创下超过8亿美元的票 房纪录。

陈凯歌拍摄了《霸王别姬》(中国)。影片描写了两位京剧艺人 坎坷的人生道路,并第一次为中国电影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 得金棕搁奖(与《钢琴课》并列)。

1994年

世界第一家通过光缆从发行公司直接向影院传输影像的新型电 影放映方式开始在美国投入使用。这一不再依赖电影拷贝的电 影放映方式,标志著"多媒体时代电影"的到来;好莱坞继续刷 新票房记录,年收入达54亿美元。其中位于票房前10名的影片 中有9部收入超过 l亿美元。它使本年度被称为“美国电影年”。

复兴时期

日本索尼公司和松下集团在好莱坞陷入困境。其中"索尼电影娱 乐公司"自进军美国以来,已连续5年处于亏损状态。

迪斯尼公司的动画制作再次引人注目。由罗杰·阿勒斯和罗布 ·明科夫导演的动画片《狮子王》轰动了世界影坛,是迪斯尼 公司第一部全部以动物为银幕形象的长动画片。

中国演员葛优因主演《活著》(中国)一片在第47届戛纳国际电 影节上获最佳男演员奖。这是中国的第一位"戛纳影帝"。随 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男主角的扮演者夏雨在第51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男演员奖,《脸对脸,背靠背》(中 国)男主角牛振华则在第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男演员 奖。

1995年

在电影诞生百年之际,为了在未来的"多媒体时代"领先一步抢 占传播渠道,美国掀起电影与广播通讯业合并"浪潮"。本年7 月,迪斯尼公司与美国大都会广播公司合并;9月,时代华纳公 司与特纳广播公司合并。好莱坞继续刨下新的票房记录,本年 度国内市场年收入达55亿美元。

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片《玩具的故事》(美国)在迪斯 尼问世。

南斯拉夫导演古斯托尼加在先后两次获得戛纳电影节大奖后又以《地 下》(法、德、匈牙利合拍)一片再次获得金棕搁的桂冠。影片描写了 南斯拉夫半个世纪以来动荡不安的政局和战乱。

德国电影开始显示出与好莱坞影片抗衡的能力。一批年轻导演

复兴时期

以传统的戏剧电影和一批喜剧片重新赢得了德国的观众。1995 年,德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观众人次最多和票房收入最多的国 家。

电影产量一直位于世界首位的印度在对电影法进行了修改之 后,使其电影工业遭到了严重打击,由于新的法规允章□~国影 片进行印地语配音,导致高成本的美国电影大批涌人,资金薄 弱的本国小制片厂纷纷关闭。 中国电影人再次在世界影坛上显示出自己的实力。李安的《理 智与情感》连夺大奖,吴宇森的《断箭》在美国也卖座不菲, 由张渝独立制片和主演、严涪执导的影片《太阳有耳》在柏林 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和国际影评人协会两项银熊奖。

中国主要电影

1992年,中国电影体制开始改革,建议改用国际通行的票房分 账方式,进口最新的一流外国影片。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 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 17%,放映方48%。

1994年底,广电部终于批准这一建议,允许每年从国外进口10 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 片,俗称“10部大片”。华纳公司的《亡命天涯》有幸作为首 部进口分账大片,在北京、上海等六大城市的57家电影院率先 公映。还有一些国外影片通过“版权买断”的形式由中影进出 口公司在海外购入,国外片商只进行“一锤子买卖”,不参与 中国票房分账。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承诺“将在现在每年进口10部左右 影片的基础上提高到20部”。

复兴时期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创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大 宣传市场化营销模式,中国电影市场化之路初见曙光。电 影《英雄》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拉开了商 业大片的帷幕,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进。

2004年,国产影片票房首次超过进口大片。

主要国际电影节: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

复兴时期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 最高奖为金爵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 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 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北京国际电影节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北京国际影视交流促进 中心承办的大型电影活动,自2011年创办。北京国际电影节以 “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活动主旨,定位于国际性、专业 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是促进中国电影事业、产业发 展,增进中外电影交流、交易、合作,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