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ZL200610157027.7 | 一种交互式的行车导航和车载安防系统 |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侯丹、刘云 |
2 | ZL201080003606.0 | 扭曲向列液晶盒及包 含 该 液 晶 盒 的2D-3D 立体显示装置 |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 戈张、郭福忠 |
3 | ZL200410026794.5 | 微生物抗干扰快速检测方法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州环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吴清平、张菊梅、吴慧清、郭伟鹏 |
4 | ZL201010252492.5 | 医用偏转磁聚焦结构的重离子或质子同步加速器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夏佳文、杨建成、詹文龙、石健、柴伟平、李国宏 |
5 | ZL200710305062.3 | 一种基于多导同步心电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叶文宇、张光磊、洪俊标、孙泽辉、岳宇、邹人强 |
6 | ZL200710194570.9 | 对高带信号进行帧错误隐藏的方法及装置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许剑峰、苗磊、胡晨、张清、许丽净、李伟、杜正中、杨毅、齐峰岩、詹五洲、王东琦 |
7 | ZL200710121803.2 | 一种三维波形实时显示方法和系统 | 优利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叶芃、曾浩、张沁川、黄建国、王厚军 |
8 | ZL200710191247.6 | 单芯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 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蒋乐跃、华亚平、蔡永耀 |
9 | ZL200710042285.5 |
包含多个处理平台的去耦合反应离子刻蚀室 |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尹志尧、倪图强、陈金元、钱学煜 |
10 | ZL200910115628.5 |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焊缝检测设备 |
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汪涛、王彬、曹志军、李明、陈怀东、刘金宏 |
11 | ZL200910215408.X |
轨道车辆转向架双六自由度运动测试平台 | 吉林大学 | 苏建、蓝志坤、李喜武、张栋林、徐观、徐建勋、刘玉梅、潘洪达、陈熔、张立斌、林慧英、王兴宇 |
12 | ZL201110392911.X | 直控式电器节能监测装置 | 郑州春泉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杨东、陈传伟、黄守峰、李玉琴、陈玉军、樊晓翠 |
13 | ZL201110176822.1 | 增益光纤光子暗化测试系统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闫大鹏、李成、李立波、刘晓旭 |
14 | ZL201010159116.1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谢振宇、陈旭、龙春平、徐少颖 |
15 | ZL201010566198.1 | 一种光学硬化膜 |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保定乐凯薄膜有限责任公司 | 申跃生、赵保良、霍新莉 |
16 | ZL200810151034.5 | 一种畸变测试仪 | 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赵建科、张周锋、周艳、王锋、王虎、昌明 |
17 | ZL200610164923.6 |
基于三维有限元神经网络的缺陷识别和量化评价方法 | 清华大学 | 黄松岭、赵伟、宋小春、崔伟 |
18 | ZL201010199452.9 | 控制液晶分子极性反转的方法、装置和液晶显示设备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张钰枫、刘先洲、宋林、放好强 |
19 | ZL200910087201.9 | 一种衡器型式评价自动加载系统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蔡常青、王健、钟瑞麟、吴鲲、姚弘、丁京鞍、孙桥、张跃、李涛、过立雄、张强 |
20 | ZL200910091945.8 | 参考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张亮、郑喆奎 |
21 | ZL200410060985.3 | 核磁共振控制台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刘朝阳、裘鉴卿、叶朝辉 |
22 | ZL201010281819.1 | 六自由度轮胎试验机 |
长春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郭孔辉、杨杰 |
23 | ZL200910056776.4 | 红外多点触摸屏 | 上海优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程抒一、周爱国、窦晓鸣、袁正、秦键 |
24 | ZL200910234479.4 | 压阻式高频高温动态压力传感器 | 昆山双桥传感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王冰、王文襄、柳维旗、尤彩红 |
25 | ZL200910207950.0 | 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李向东、袁建、陈林、李志军、童万里 |
26 | ZL200910186378.4 | 一种教练机电传操纵装置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梁琼花、郑志伟、崔彦勇、周继强、叶蕾 |
27 | ZL200910243012.6 | 一种换流阀运行试验装置的控制保护系统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汤广福、张新刚、查鲲鹏、吕铮、贺之渊 |
28 | ZL200610011729.4 | 一种可变增益的高灵敏度 GPS 接收机基带频率跟踪方法 | 深圳市德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李金海、陈杰、牟荣增 |
29 | ZL200910069737.8 | 用于气体测量的高灵敏涡流动量计 | 天津大学 | 王天友、刘书亮、鲁祯 |
30 | ZL201110275253.6 | 红细胞形态学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 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丁建文、周丰良、梁光明 |
31 | ZL200810154431.8 | 在线无光自动关断和开启的喇曼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付成鹏、印新达、江毅、范浩 |
32 | ZL200910137614.3 | 一种变压器的试验方法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孟杰、高德满、蒋立金、杨守辉、孙建新、徐寨新 |
33 | ZL200610022732.6 | 铁路机车车辆运行仿真试验台 | 西南交通大学 | 张卫华、马世骏、马启文、周文祥、黄丽湘 |
34 | ZL201210088082.0 | 消除回声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 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黄国宏、潘年华、胡海、周平、王海、晏利平、李晓鹏、罗光喜、杨晓东 |
35 | ZL200910235750.6 | 双测试室测量材料放气率的装置及方法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 冯焱、李得天、张涤新、郭美如、曾祥坡、卢耀文 |
36 | ZL201210081419.5 | 基于人脸识别的监狱会见区域进出监控系统 | 北京普惠恒丰科技有限公司 | 刘亢法 |
37 | ZL201010539002.X | 风电主轴轴承试验机 |
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田琳、曲圣贤、骆桂斌、王海文、马文、许毅、吕学良、随家翔、王同庐 |
38 | ZL201010273234.5 | 非线性负荷电能计量方法 |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 易龙强、宋慧娜、陈金玲、罗孝龙 |
39 | ZL201110112906.9 | 基于裂缝等效介质模型的地震响应模式建立方法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杜启振、王雪梅、张强 |
40 | ZL201010211867.3 | 一种高压绝缘光纤柱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张翠霞、廖蔚明、李国富、刘之方、周玮 |
41 | ZL200910244626.6 | 一种测力轮对的连续测量方法及装置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 李谷、祖宏林、储高峰、胡爱全、焦文、孙浩清、俞展猷、王希玲、赵永智、章润鸿 |
42 | ZL201210487715.5 | 一种抑制粒子翻滚的粒子成像装置及方法 |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牛振兴 |
43 | ZL200810124126.4 |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综合强度测试法 |
东南大学 |
王浩、张竞男、李爱群、王晨 |
44 | ZL200710302457.8 | 电动/气动转辙机安全型控制器 |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陆阳、魏臻、程运安、韩江洪、胡敏、李京彬、徐自军、鲍红杰、诸葛战斌、刘燕华 |
45 | ZL201010127557.3 | 一种邻井平行间距随钻电磁探测系统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高德利、刁斌斌、吴志永 |
46 | ZL03115803.X | 液囊空肠导管 | 衢州市迅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陈一奇 |
47 | ZL200610041857.3 | 一种基于谐波分解的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数字信号解算装置及方法 | 西安东风机电有限公司 |
陈楸、任建新、张鹏、康剑、任卫东 |
48 | ZL200910035325.2 | 基于实时雷达数据的高精度 4D 飞机航迹分析方法 | 民航总局空管局技术中心、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余波、邹朝忠、靳学梅、张忠勇、祁伟、杨波、白红利、古元亭、常茂军、金艳平 |
49 | ZL200510008995.7 | 检测禽流感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试剂盒及检验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凯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 魏传忠、张鹤晓、赖平安、杨伟、高志强、张利锋、刘环、刘继红、郭晋优、李宁、谷强、汪琳、吴丹、段生涛、张向东 |
50 | ZL201010275728.7 | 火电机组能耗数据有效性识别及重构方法 | 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马建伟、李哲、葛挺 |
51 | ZL200810028230.3 | 一种 X 射线检测设备 |
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梅领亮、徐地华、王天辉、莫车生、王树华 |
52 | ZL201010123645.6 | 工业控制网络冗余容错系统 |
大连理工大学 |
仲崇权、董智超、付树东、乔国卫、师文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