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条款的原理解读与实务规则》

来源:知识产权出版社总编室     2023-04-13

《创造性条款的原理解读与实务规则》

芮松艳 著

ISBN:978-7-5130-8430-7

定价:99.00元

  内容提要

  本书是对专利法创造性条款的系统梳理。全书共五章,第一章从创造性的本质属性、判断主体、判断客体、判断方法等角度对于创造性条款进行了整体分析。后续四章则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对于“三步法”这一判断方法中的每个步骤进行了分步讲解。分别涉及权利要求的解释、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区别技术特征及实际解决技术问题、非显而易见性四部分内容。本书在针对每个具体步骤的讲解中,均使用了大量实际案件,并给出了操作性规则,对于实践应用具有借鉴价值。 本书适合法院审判人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专利代理师、律师、其他知识产权研究者及学习者阅读。

  作者简介

  芮松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审判委员会委员,第二届首都十大青年法学家,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从事知识产权审判20年,前期主要专注于著作权、商标、不正当竞争领域的研究,偶尔涉及反垄断领域。近年来开始转向专利领域的研究,并负责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专利案件的咨询、调研、培训等。审理了包括三星与华为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案、药品专利链接案件等在内的大量典型案件。

  目录

  第一章 创造性条款的整体理解

  一、创造性条款的本质

  二、创造性的判断主体——本领域技术人员

  三、创造性的判断客体——技术方案

  四、创造性的判断方法

  五、创造性与发明的类型

  六、发明与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判断标准

  第二章 权利要求的解读

  第一节 权利要求与技术方案

  一、罗列式权利要求应被视为并列技术方案

  二、概括式权利要求应被视为一个技术方案

  三、区分并列技术方案与一个技术方案的意义

  第二节 权利要求的解释

  一、权利要求的解释与创造性判断

  二、权利要求的解释主体——本领域技术人员

  三、权利要求与说明书、附图的关系

  四、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

  五、专利授权确权程序与专利侵权程序中的解释规则不完全相同

  第三章 现有技术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第一节 现有技术

  一、何为现有技术

  二、现有技术的认定

  三、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四、对比文件与现有技术

  第二节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一、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在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

  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取

  三、相同对比文件组合中选择不同的最接近现有技术,得出的创造性结论可能不同

  第四章 区别技术特征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第一节 对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理解

  一、“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对应于最接近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二、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目的在于确定针对具体“研发方向”的研发动机

  三、诉争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必然等同于说明书中“声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四、诉争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判断有误或者不确切,并不必然影响创造性判断的结论

  第二节 区别技术特征的确定

  一、诉争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确定

  二、现有技术公开内容的确定

  三、技术特征之间对应关系的确定

  四、技术特征的公开

  五、区别技术特征的确定

  第三节 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认定

  一、区别技术特征所对应技术效果的确定

  二、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认定

  第五章 非显而易见性的判断

  第一节 概述

  一、第三步与第一步、第二步的关系

  二、非显而易见性的基本判断原则——将判断过程置于真实的研发过程中

  三、非显而易见性的判断步骤

  第二节 单独对比

  一、真实研发过程中的研发路径

  二、非显而易见性的分析路径

  第三节 结合对比

  一、被结合的现有技术的作用

  二、结合启示及其考虑因素

  三、结合启示的三种情形

  四、具体化合物结合启示的认定

  第四节 非显而易见性认定中的其他常见问题

  一、现有技术的相关情形与结合启示的认定

  二、结合障碍

  三、技术偏见

  四、商业上的成功

  案例索引

  专家评论

  毫无疑问,芮松艳法官对于创造性或者非显而易见性的解读,以及她所总结出来的那些判断创造性的操作规则,为我们通向那个理想的“圆”,为我们在具备,或者不具备创造性的灰色区域划出一条黑白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更多的“边”。愿芮松艳法官在有关专利创造性探索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我们总结更多的判定经验和实操性规则。



(责任编辑:张铄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