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1111

兰州银行或将面临换行徽风险

发布时间:2014-11-28
责任编辑:单玉秋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资讯网

摘要:银行LOGO,多见于经营场所、网站及银行卡上。形象生动的银行LOGO,可以让客户记住银行的品牌,起到快速识别和迅速推广的作用。然而,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兰州银行)日前因其银行LOGO而卷入一起著作权纠纷案,并可能面临停止使用并更换其银行LOGO的境地。

  银行LOGO,多见于经营场所、网站及银行卡上。形象生动的银行LOGO,可以让客户记住银行的品牌,起到快速识别和迅速推广的作用。然而,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兰州银行)日前因其银行LOGO而卷入一起著作权纠纷案,并可能面临停止使用并更换其银行LOGO的境地。

  作品变成银行LOGO

  1997年6月,在55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兰州市商业银行,成为甘肃省第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多年努力,其在西北8家城市商业银行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第一位,现已设立有12家分行,80余家支行。

  2008年,兰州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兰州银行”,并启用了全新的银行LOGO、印章及业务凭证。其中,兰州银行新启用的银行LOGO是其委托北京弘岳广告有限公司(下称弘岳公司)设计完成的。据了解,弘岳公司是业内知名的专业设计机构,除兰州银行外,这家公司还为其他银行证券公司设计过标志。

  然而,让兰州银行没有想到的是,新启用的银行LOGO竟然给其带来了侵权纠纷。兰州银行于不久前收到应诉通知书,其与弘岳公司被一位名叫涂传荣的自然人诉至法院,称二者侵犯了美术作品“太极通宝”的著作权。

  涂传荣在其提交的起诉状中表示,其于2002年独立创作了“太极通宝”美术作品,随后不久便在江西省版权局进行了版权登记。同年,涂传荣将太极通宝美术作品用于“张三丰”“张三丰太极神”等商标上,并于2004年陆续获得商标权。据了解,美术作品“太极通宝”外部为逆时针旋转的两条边似太极阴阳鱼,内部内嵌正方形的实心圆似古代货币通宝,整体象征聚人、和气、生财。

  涂传荣发现,由弘岳公司向兰州银行提供,并由兰州银行在其各个经营场所、银行卡等产品上使用的银行LOGO,与其享有著作权的美术作品“太极通宝”极为近似,侵犯了涂传荣所享有的著作权。另外,涂传荣还发现,兰州银行将其银行LOGO还注册为商标进行使用。

  调查取证后,涂传荣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兰州银行和弘岳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停止在兰州银行各经营场所、营业网点、网站、银行卡产品上使用被控侵权的银行LOGO,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200万元,并在媒体、兰州银行网站上赔礼道歉。

  法院认定构成近似

  面对涂传荣的指控,兰州银行进行了反驳,其委托代理人、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晓宇表示:“兰州银行LOGO是委托弘岳公司独立设计完成的,起始时间为2008年4月,历时2个月设计完成,其中包括形象策略探讨、初始设计方案、手稿筛选等多个连续、完整的独立设计过程。”

  据朱晓宇介绍,在创作过程中,弘岳公司结合兰州银行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产生了创作银行LOGO的灵感和基础元素,包括以黄河水车、古钱币为基础的内容元素,和以对称水波漩为基础的形态元素。朱晓宇认为,美术作品“太极通宝”与被控侵权的银行LOGO均应用了公有领域常见的表达方式,产生近似是双方分别独立创作产生的巧合。“涂传荣的美术作品及注册商标影响极小,知名度低,并且没有进行任何宣传和推广,弘岳公司及兰州银行在设计前难以接触到该作品。”朱晓宇表示。

  涂传荣对兰州银行LOGO为兰州银行委托弘岳公司独立设计提出质疑:“兰州银行与弘岳公司提交的委托合同、黄河水车图摄影作品等证据的落款日期、创作完成日期均晚于新的银行LOGO的启用时间,不符合逻辑。”

  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旋涡状水纹、圆形方孔钱币图案均是我国古代常见的设计元素,但是“太极通宝”的独创性恰恰在于两者的内外结合。兰州银行所使用的银行LOGO与“太极通宝”整体上无明显差异,虽然在细节上有细微差别,但是并不影响其与“太极通宝”独创性部分相同的事实,故认定构成实质性近似。另外,由于兰州银行与弘岳公司提交的委托合同等证据在时间上不符合逻辑,因此对于二者提出的银行LOGO系独立创作的主张不予支持。

  11月21日,朝阳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兰州银行等立即停止在其官网、经营场所、营业网点及银行卡上使用涉案侵权银行LOGO,赔偿涂传荣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57万元,并在媒体上刊登致歉函。

  一审判决作出后,涂传荣委托代理人当庭表示对该结果满意,而朱晓宇则表示兰州银行很有可能提起上诉。

  本报将继续关注该案进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IP大咖说

朱洁琼谈知识产权纠纷热点问题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二)

热门推荐

域名引发权属纠纷 法院一审驳回起诉
硬科技创业,专利申请要慎重!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

IP大咖说

朱洁琼谈知识产权纠纷热点问题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二)

热门推荐

域名引发权属纠纷 法院一审驳回起诉
硬科技创业,专利申请要慎重!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