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角 > 案例解读 > 地理标志

邳州育珍品 致富有胜“蒜”

发布时间:2025-06-25
责任编辑:王雪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摘要:近年来,邳州市以邳州大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从建制度、抓质量、强品牌等多维度发力,推动大蒜产业实现从“田间”到“舌尖”、从“区域特产”到“国际名片”的转变。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60多万亩大蒜迎来丰收。田间的农户们将一颗颗饱满的地头“金疙瘩”——邳州大蒜进行打包、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满载着大蒜的运输车川流不息,蒜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邳州市以邳州大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从建制度、抓质量、强品牌等多维度发力,推动大蒜产业实现从“田间”到“舌尖”、从“区域特产”到“国际名片”的转变,“淮海大地育珍品,邳州大蒜促农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供了“邳州样板”。

  制度筑基 夯实产业发展

  邳州市将邳州大蒜地理标志保护纳入战略布局,成立由知识产权、农业农村等多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邳州大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邳州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构建起政策协同、业务联动的高效管理体系,从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申请、使用、保护、监管等环节进行全面规范,为产业发展筑牢制度基石。

  叫响品牌,还需以质量为本。邳州市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打造品质标杆,以“中国大蒜第一镇”宿羊山镇为核心,打造8万亩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推行“流水线式”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布了大蒜机械化播种收获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大蒜机械化收获技术规程、邳州净蒜收购规范等11项标准。邳州市市场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实现大蒜素检测扩项,为守护邳州大蒜品质提供有力支撑。当地推动“一码一表”与“一企一标”双系统融合监管,让每一头邳州大蒜都拥有“数字身份证”。

  示范区建设期间,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关工作人员多次走访田间地头,问需于民、整理问题清单、梳理难点痛点,联合多家高校和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在总结标准化试验田先进经验的同时,不断论证相关经验的可复制性,最终建立起大蒜新品种研发中心及选育示范基地,基地内选育出多个大蒜新品种,亩产可增加150公斤到250公斤。“这两年大蒜价格水涨船高,我们村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科学种植新知识,现在户均年收入达3.5万元。”宿羊山镇宿羊山村村民委员会成员朱震介绍。

  金融赋能 助力产业升级

  经过多年发展,邳州大蒜产业已形成集种植、深加工、贸易、研发、市场服务等于一体,一二三产相融通的完整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共有大蒜商贸和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建有大蒜恒温库350余座,年贮藏能力50万余吨;开发出脱水蒜片、黑大蒜等几十种精深加工产品,产业年综合产值达到156亿元;吸引30万余从业者从事大蒜行业,邳州大蒜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24年,邳州大蒜收购价同比上涨18%,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4万元。

  “我们在一次次的走访中发现,大蒜经销商们在收购旺季面临现金流紧张等问题。”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科科长王康宇介绍,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大蒜行业协会及多家银行,推出普惠金融与地理标志深度融合的金融产品,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政府+银行+平台+农户”的“四位一体”服务模式。此种模式可以打造多方共赢的“金融生态圈”,建立大蒜收购价保底托底机制,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循环,目前已经累计投放贷款8.86亿元,累计投放户数258户。

  品牌扬名 走向广阔市场

  邳州市通过多元化宣传推广举措,不断提升邳州大蒜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当地充分利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知识产权年会等活动载体,普及地理标志知识,增强社会认知;开展“寻找邳州味道”“蒜王”争霸评比、“寻找蒜乡直播新秀”网络主播选拔等特色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互动方式扩大品牌受众面;积极组织地理标志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

  黑蒜、蒜片、蒜粉、黑蒜牛肉酱、黑蒜口服液......在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大蒜制品琳琅满目。在前不久举办的2025丝路(陕西)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展上,该公司向国内外参观者展示了邳州大蒜的种植历史、地理优势、品质特点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吸引众多采购商驻足洽谈,与多家国内外采购商达成了合作意向。

  “我们公司的保鲜大蒜在印度尼西亚市场的占有率极高,在地理标志的加持下,希望产品能够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洪庚说。

  近年来,邳州市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邳州大蒜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盟等31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35万吨、出口额12亿元以上。

  蒜乡飘蒜香,蒜农收蒜忙。邳州市用地理标志之笔,描绘出富农兴农的美好画卷,不断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迈出坚实步伐。(通讯员:张云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图书期刊

更多>

《案说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纠纷调解20问》

这是一本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读物, 它从一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者和调解员的视角出发, 针对近年来广东省的20宗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案件, 采用一问一答一案例的形式, 在问答之间释法明理。每一个真实案例说明一个知识产权知识点, 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将法律性、知识性、指导性紧密结合, 力求呈现鲜活的案例, 还原真实的现场, 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

《专利运营热点问题解析》

本书对专利运营工作中涉及的专利权本质、专利的价值评估、专利的转让许可、专利权的质押融资、专利池的构建及专利海盗的应对、专利标准化、专利证券化、专利侵权赔偿及救济等方面,从我国当前法律政策的沿革和现状入手,通过梳理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分类,考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当前专利运营工作的现状与瓶颈,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各类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逻辑性的梳理和阐述。

《技术调查官制度创新与实践》

本书是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室成立三周年之际,法院组织编写的一本关于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关于技术调查相关的研究以及实务内容的汇集。

IP大咖说

更多>

[《IP大咖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访谈特辑]第三期:雷曼光电:以创...

观看

[《IP大咖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访谈特辑]第二期:科技创新助力科...

观看

视频合作:010-82000860-8575/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