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区加强京白梨地理标志保护,推动梨产业发展——与“梨”相遇,共赏京华好“丰”景
摘要:京白梨是北京市京郊名优特产之一,也是门头沟区的特色果品。2012年,京白梨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走进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上北沟,数千株梨树舒展枝干,连成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海。枝头间,一颗颗沉甸甸的京白梨色泽鲜亮欲滴,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再过十余天,到处暑时节,便是京白梨最甜美的采摘季。
京白梨是北京市京郊名优特产之一,也是门头沟区的特色果品。2012年,京白梨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今年以来,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部署,积极牵头协调有关单位,推动京白梨地理标志保护,全力守护‘京白梨’这一承载着历史底蕴与地域特色的‘金字招牌’。”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守护品质,制度先行强根基
打造“金字招牌”,完善的制度是基石。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推进制定《京白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为京白梨地理标志保护管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我们广泛征求区园林绿化局的专家、相关镇的企业及果农意见,结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对京白梨的产地范围、质量标准、专用标志使用规范等进行了明确界定,确保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切实可行。”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员介绍,目前,《京白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已进入最后的完善阶段,将于近期发布实施。
科学的标准是品质的灵魂。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推进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京白梨》北京市地方标准。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农业科研专家、质检机构技术人员等专业力量,围绕京白梨的果实外观、内在品质、理化指标等关键要素,进行细致研究和反复论证。同时,区园林绿化局等相关部门持续加大京白梨生产源头监管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果园,指导果农严格按照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进行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管理,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有机肥料使用,持续保障京白梨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品质,进一步提升京白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提升产业水平,人才是关键支撑。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园林绿化局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多场专业培训活动。“围绕果农需求,我们邀请了果树栽培专家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重点传授京白梨的科学修剪、合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累计培训果农12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果农的种植管理水平,为京白梨品质提升奠定了人才基础;面向京白梨生产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及销售人员,深入开展地理标志保护管理专题培训,帮助企业了解地理标志保护政策法规,增强从业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专用标志使用的积极性,为京白梨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员介绍。
擦亮品牌,融合文旅促振兴
好产品需要被看见、被认可。连日来,门头沟区深入开展京白梨地理标志“保护进乡镇、进企业”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科普资料、组织企业座谈等多种形式,向生产主体普及地理标志知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护“金字招牌”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门头沟区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矩阵,生动讲述京白梨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品质特点,吸引广大网友关注,提升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京白梨文化节、主题品鉴会、特色展销会等线下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消费者深度参与体验,有效提升了京白梨的美誉度和市场热度。此外,门头沟区积极组织区内京白梨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参加国内大型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不断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显著增强了“京白梨”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助力乡村振兴上,门头沟区积极推动京白梨产业与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围绕京白梨主题,门头沟区精心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主题采摘园,并带动发展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在延伸产业链条方面,积极探索开发具有文化创意的京白梨伴手礼、食品、饮品等深加工产品,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区已建成京白梨主题观光采摘园30余个。这种“农业+文旅”的融合模式,不仅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到京白梨的魅力和乡村的闲适风情,更直接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门头沟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实实在在的强劲动力。
“下一步,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秉持‘保护促发展,发展强保护’的理念,联合区属相关部门,健全完善京白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推动京白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李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