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角 > 案例解读 > 地理标志

红梅杏儿甜 映红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5-08-19
责任编辑:王雪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摘要: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彭阳红梅杏结束了采摘季,一颗颗火红的杏子,为食客带来味蕾的甜蜜享受,也让当地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彭阳红梅杏结束了采摘季,一颗颗火红的杏子,为食客带来味蕾的甜蜜享受,也让当地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今年,彭阳红梅杏产量在2400吨左右,全产业链产值4500万元。”彭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彭阳县通过构建标准体系、培育示范龙头、产业延伸增值,让“小杏子”成长为大产业,走出了一条“杏”福的乡村振兴之路。

  提升品牌价值 拓宽增收渠道

  彭阳县积极构建标准体系,推行“七统一”管理模式,覆盖生产管理、质量标准、物流配送等全链条,走“壮大一产、撬动二产、带动三产”的发展路子,全产业链布局发展彭阳红梅杏产业。同时,当地采取流域生态经济沟、庭院经济、设施栽培和嫁接改良提升四种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林,既保证了杏子品质,又形成了规模效应。

  标准化管理模式为彭阳红梅杏的品质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杏香也怕巷子深,为解决农户“卖杏难”问题,彭阳县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组织当地5家红梅杏加工企业,通过规模化设点收购等方式,收购全县红梅杏统货或单品,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又稳定了市场价格。

  每到收获季,果农们满载自家的彭阳红梅杏来到收购企业排队等候交销。上秤、开票、结账,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以前种杏是副业,现在成了‘铁杆庄稼’。”孟塬乡的种植大户虎俊隆算了一笔账:他家40亩杏园,种植果树1400棵,年产15吨左右杏子,经济收入可以达到35万元,比传统农作物收益翻了两番。

  除直接收购外,彭阳县还通过布局网点和大单、举办不同形式的开园节及宣传推介会、组织客商入园直购等方式带动产业增收。

  彭阳县通过延伸红梅杏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拓宽百姓的致富路,不仅让农民鼓了钱袋子,更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在彭阳县王洼产业园区的宁夏云雾山果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生产红梅杏果脯。经过去核、清洗、杀菌、蒸煮、摆盘、上架、烘干、包装等程序,红梅杏摇身一变成为果脯,“身价”也翻了几番。该公司负责人崔生琴介绍,最近订单持续增加,公司组织员工忙生产抢进度,全力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公司不断研究红梅杏产品,通过加工红梅杏条、杏脯、饮品及杏核等多种途径,提高鲜杏转化增值率。目前,当地培育5家果品加工企业,年生产杏脯、果脯类产品2000吨。

  从“提篮小卖”到“规模经营”,从“单一鲜食”到“全链开发”,彭阳县用一颗红梅杏串起了乡村振兴的产业链、致富链、幸福链。

  产业融合发展发力“甜蜜经济”

  近年来,彭阳县创新“农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通过红梅杏与非遗技艺结合、与节庆活动联动,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赏花经济”和“采摘旅游”,走出了一条产业增值、文化传承、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小小的红梅杏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幸福果”。

  在城阳乡长城村的一个庭院里,彭阳县麦秆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瓮国胜正在和妻子一起专心制作麦秆画。他们将麦秆蒸、煮、浸、刨、刮、碾、贴,并进行烫色、剪裁、粘贴,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麦秆画“彭阳红梅杏”作品跃然纸上。

  “我们将红梅杏元素融入麦秆画创作,开发出了系列文创产品,均进行了版权登记。”瓮国胜介绍,如今他创作的麦秆画越来越受到欢迎,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带动了地理标志文化传播。

  每年4月,彭阳县的10万亩杏花竞相绽放。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彭阳县打造“山花节”品牌活动,策划文艺演出、音乐美食派对、西北五省(区)篮球邀请赛等活动,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带来丰富多元的体验。彭阳县马良东大盘鸡连锁店工作人员马良华表示,山花节期间,店里生意相较平时营业额能提升30%至40%。

  与此同时,彭阳县推出“春游山花美,夏品果子香”的“春游夏摘”模式,规划精品旅游线路,将春季赏花与夏季采摘有机衔接。例如,举办红梅杏开园节暨“瓜果飘香·清凉彭阳”文化旅游节,发挥地理标志品牌效应;依托红梅杏产业基地,开展线上线下营销布局,让食客共品彭阳红梅杏的香甜。

  “在红梅杏采摘季,我和家人每天都忙着为前来采摘红梅杏的游客称重、装箱,生意很火热。”红河镇红河村的村民王强说。

  如今,以彭阳红梅杏为核心的三产融合激活跨界动能:智能分拣系统精准分级,冷链物流速达;山花节、采摘游打造沉浸式农旅体验,电商矩阵让枝头鲜果跃上云端货架;全产业链吸引超万名新农人转型,在田间地头架起手机直播传递杏林芬芳。从智慧果园到云端经济,从冷链速达到文旅IP,彭阳正以地理标志为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从“卖产品”到“卖体验”,从“单一产业”到“多元融合”,从花开到结果,从田间到舌尖,彭阳红梅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串起一条集农业观光、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杏”福产业链。彭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彭阳县将继续深挖“一颗杏”的多元价值,让更多群众享受文旅融合发展的红利。(通讯员:田俊婵 杨正虎)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图书期刊

更多>

《案说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纠纷调解20问》

这是一本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读物, 它从一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者和调解员的视角出发, 针对近年来广东省的20宗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案件, 采用一问一答一案例的形式, 在问答之间释法明理。每一个真实案例说明一个知识产权知识点, 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将法律性、知识性、指导性紧密结合, 力求呈现鲜活的案例, 还原真实的现场, 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

《专利运营热点问题解析》

本书对专利运营工作中涉及的专利权本质、专利的价值评估、专利的转让许可、专利权的质押融资、专利池的构建及专利海盗的应对、专利标准化、专利证券化、专利侵权赔偿及救济等方面,从我国当前法律政策的沿革和现状入手,通过梳理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分类,考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当前专利运营工作的现状与瓶颈,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各类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逻辑性的梳理和阐述。

《技术调查官制度创新与实践》

本书是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室成立三周年之际,法院组织编写的一本关于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关于技术调查相关的研究以及实务内容的汇集。

IP大咖说

更多>

[IP大咖说2025第六期]护航企业“出海”,知识...

观看

[IP大咖说2025第五期]聚焦数据知识产权保护 助...

观看

视频合作:010-82000860-8575/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