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产业专利导航》
摘要:抗肿瘤产业作为医疗领域的关键分支,不仅是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支柱,也是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和健康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3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通知》,正式提出专利导航是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把专利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和支撑产业实现自主可控、科学发展的探索性工作。随后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面向企业、产业、区域全面铺开,专利导航的理念延伸到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区域布局等工作中,并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6 月,用于指导、规范专利导航工作的《专利导航指南》(GB/T39551—2020)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对于规范和引导专利导航服务、培育和拓展专利导航深度应用场景、推动和加强专利导航成果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2021 年7 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加强专利导航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将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作为加强地方专利导航工作的重要抓手,做好布局规划,构建特色化、规范化、实效化的专利导航服务工作体系,使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重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抗肿瘤产业作为医疗领域的关键分支,不仅是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支柱,也是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和健康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鉴于恶性肿瘤疾病的高发态势及其对社会经济造成的重大负担,抗肿瘤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疾病诊疗水平、增强国民健康福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近年来,我国已将抗肿瘤药物及器械的研发列为重点支持领域,通过一系列政策激励措施,加速推动抗肿瘤产业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然而,尽管抗肿瘤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市场需求,该行业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研发成本高昂、临床试验周期长、药物可及性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等。特别地,我国抗肿瘤市场虽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创新能力参差不齐、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等问题,亟须通过资源整合、创新驱动,提升国产抗肿瘤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应对上述挑战并把握发展机遇,相关部门已着手采取多项举措。例如,鼓励跨学科合作,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加快新药上市速度;同时,加大对国产抗肿瘤创新药物以及抗肿瘤器械研发的扶持力度,引导资本向有潜力的创新项目集中,以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抗肿瘤产业集群。国家也在探索构建抗肿瘤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旨在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减少重复建设,提升行业整体效率和服务能力。通过在重点区域设立抗肿瘤创新中心或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顶尖企业和研究机构入驻,形成协同创新效应,加速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最终实现抗肿瘤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抗癌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本书遵照《专利导航指南》,实施抗肿瘤产业专利导航,通过对抗肿瘤产业结构及布局导向、企业研发及布局导向、技术创新及布局导向、协同创新热点方向、专利运用热点方向等内容的分析,揭示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向;以天津市抗肿瘤产业为视角,充分调研天津抗肿瘤产业现状、产业特点,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需求,明晰天津抗肿瘤产业定位;从产业结构优化、招商引智、人才培养及引进、研发方向指引、专利布局及专利运营等方面规划天津市抗肿瘤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提供决策建议,同时为我国其他区域抗肿瘤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瑾 张超 主编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9455-9
定价:80.00元
本书通过对抗肿瘤产业结构及布局导向、企业研发及布局导向、技术创新及布局导向、协同创新热点方向、专利运用热点方向等内容的分析,揭示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向;以天津市抗肿瘤产业为视角,充分调研天津市抗肿瘤产业现状和产业特点、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需求,明晰天津市抗肿瘤产业定位;从产业结构优化、招商引智、人才培养及引进、研发方向指引、专利布局及专利运营等方面规划天津市抗肿瘤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提供决策建议,同时为中国其他区域抗肿瘤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瑾,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1966年生人,肿瘤外科,骨与软组织肿瘤方向,深耕临床36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肿瘤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热点方向具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带教多名青年医师,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10篇。
张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研究员,1985年生人,肿瘤外科,骨与软组织肿瘤方向。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留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授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天津青年五四奖章”,陕西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现为天津市131人才、天津市高校后备人才、天津医科大学卓越教师。
第1章 研究概况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检索范围
第2章 抗肿瘤产业现状分析
2.1 抗肿瘤药物产业现状
2.2 抗肿瘤器械产业现状
第3章 抗肿瘤产业专利分析
3.1 抗肿瘤药物产业专利分析
3.2 抗肿瘤器械产业专利分析
第4章 重点技术领域分析
4.1 小分子靶向药
4.2 单抗类药物
4.3 肿瘤治疗器械
4.4 肿瘤诊断器械
4.5 小结
第5章 重点关注创新主体分析
5.1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5.2 诺华
5.3 飞利浦
5.4 医科达
5.5 上海联影医疗
5.6 小结
第6章 天津市抗肿瘤产业发展路径
6.1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6.2 企业培育及引进路径
6.3 创新人才培养及引进路径
6.4 技术创新及引进路径
6.5 专利布局及专利运营路径
附录 专利申请人名称缩略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